驻村工作感悟、经验做法交流材料:驻村路上的振兴答卷(1400字)

驻村路上的振兴答卷

——我与xx村的“茶香情缘”

202x年初春,我背着行囊来到xx县xx镇xx村。蜿蜒的山路尽头,是一片被云雾笼罩的茶园。驻村第一天,村支书老李递给我一杯自家炒制的粗茶,茶汤微涩却回甘悠长。他叹道:“咱村茶叶品质好,可卖不上价,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守着茶园。”那一刻,我暗下决心:要让这片绿叶成为村民致富的“金叶子”。

破局:从“散兵游勇”到抱团发展

初到xx村,我发现茶园虽多,但家家户户单打独斗,茶树老化、技术落后,茶叶只能低价卖给中间商。为打破僵局,我提议成立“xx茶农合作社”。起初村民疑虑重重:“合作社能干啥?别是白折腾!”为说服大家,我带着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组织村民到邻县茶园观摩学习。

印象最深的是村民王大姐。她家茶园荒废多年,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她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我帮她申请了产业补助,又请来县农技专家指导茶树修剪和有机种植。三个月后,她家茶园重焕生机,新芽鲜嫩翠绿。王大姐感慨:“原来种茶也能挣到钱!”她的转变成了“活广告”,最终xx户茶农加入合作社。

我们整合资源,统一采购有机肥、引进炒茶设备,还注册了“xxx”品牌。xx轻化工大学设计学院的师生帮忙设计了茶叶包装,印着茶园风光和村民笑脸的礼盒一经推出,便在学校消费帮扶活动中卖出500余份,增收8万元。

暖心:采茶季里的“双向奔赴”

202x年清明前后,连绵阴雨导致采茶工紧缺,眼看春茶要烂在地里。我紧急动员驻村队员和村“两委”干部,组成“党员助农采茶队”。清晨五点,我们背着竹篓上山,手指被茶汁染得发黑,腰酸背痛成了常态。村民老张心疼地塞给我一壶姜茶:“你们城里人哪吃过这种苦!”我笑道:“茶叶是大家的命根子,再苦也得扛!”

采茶期间,我还联系了县职业中学,组织30名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学生们白天采茶,晚上教村民用手机直播卖货。16岁的留守少年小杨,第一次面对镜头紧张得结巴,我陪他反复练习。最终,他凭一句“这是爷爷亲手炒的茶,喝一口就能尝到山里的阳光”打动了网友,单场直播卖出200斤茶叶。小杨母亲红着眼眶说:“娃出息了,比寄钱回家还让我高兴!”

更令人感动的是,派员单位xx轻化工大学的教职工自发发起“认领一亩茶园”活动,20名教授与茶农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化学系的刘教授还研发了茶多酚提取技术,将老茶制成面膜,延伸产业链条。“没想到茶叶还能往脸上抹!”村民们的笑声回荡在青山绿水间。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驻村工作感悟、经验做法交流材料:驻村路上的振兴答卷(1400字)》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驻村路上的振兴答卷——我与xx村的“茶香情缘”202x年初春,我背着行囊来到xx县xx镇xx村。蜿蜒的山路尽头,是一片被云雾笼罩的茶园。驻村第一天,村支书老李递给我一杯自家炒制的粗茶,茶汤微涩却回甘悠长。他叹道:“咱村茶叶品质好,可卖不上价,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守着茶园。”那一刻,我暗下决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