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一、筑牢思想根基,把准政治方向(政治功能强)

(一)理论武装系统化。建立“三学三做”常态化学习制度,通过”晨读学原文、周课学原理、月研学实践”三级联动,推动相关重要思想入脑入心。制定《学习档案》,实行“学习记录-研讨纪要-成果转化”全流程跟踪,确保政治要求转化为工作举措。每季度开展“政治体检”,通过个人自查、支部互查、党委抽查,纠治偏差。

(二)制度执行规范化。建立上级决策部署“台账管理闭环”和“督查问效闭环”,实现任务可追溯、责任可量化。制定《组织生活操作手册》,细化“三会一课”流程标准,推行“会前预审-会中督导-会后复盘”模式,确保组织生活标准化。建立廉政风险“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覆盖人事、财务等8大领域,确保风险防控体系化。

(三)阵地建设立体化。打造“党建云课堂”和“红色教育基地”的“线上+线下”教育矩阵双平台,开展沉浸式教学10余场。建设“初心长廊”“清风书吧”等6个特色阵地,将政治元素融入办公场景,不断增强文化浸润力。实行“网格化”舆情管理,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

二、锻造领导核心,提升组织效能(支部班子强)

(一)队伍淬炼专业化。以“双培双考”机制为抓手,实施业务骨干向党务干部培养、党务干部向复合型人才培育计划,年度考核与业务指标同步考核。实施“传帮带”工程,建立支部书记导师制,新任书记需完成3个月跟班学习。实施能力提升活动,开展“擂台赛”“情景模拟”等实战培训,有效提升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

(二)运行机制科学化。完善“三责协同”机制,明确书记”第一责任人”、委员“一岗双责”、党员“岗位责任”,逐级签订责任书。制定《支委会工作规程》,推行“议题预审-会前酝酿-票决公示”三步法,进一步推进议事决策规范化。强化督查考核制度落实,建立”季度自查+半年互查+年度考评”体系,实行末位约谈制度。

(三)服务群众精准化。践行“一线工作法”,支部委员每人联系3个网格,每月驻点办公不少于8小时,年均解决民生问题x件。落实“双报到”机制,与社区共建”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开展志愿服务1次,认领微心愿1个。强化“暖心驿站”作用,设立党员关爱基金,建立健康档案,年均开展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活动1场。

三、激发先锋动能,锤炼过硬作风(党员队伍强)

(一)教育管理精细化。根据积分制考评结果,实施绿(先进)、黄(警示)、红(帮扶)动态管理。实施“双培养”工程,将业务标兵培养为党员、优秀党员培养为骨干,年均发展党员1名,转岗干部2人。开展“三个一”承诺制,每名党员亮出”一本履职台账、一项攻坚任务、一个服务承诺”。

(二)作用发挥多元化。“先锋岗”创建,设立党员示范岗1个,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1次,提升服务能力。组建12支党员突击队,完成危房改造、防汛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1项,其中1个项目获上级表彰。探索开展“银发智库”建设活动,发挥老党员经验优势,建立政策咨询组,年均提出合理化建议1条。

(三)激励保障机制化。依托“双评双促”机制,开展党员互评与群众评议,将结果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促进党员在实干担当中创先争优。建立个人发展电子档案,为每一名党员建立“成长档案”,跟踪培养1年以上的骨干人才1名。实施“暖心工程”,落实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制度,年均组织疗休养活动1批次。

四、服务中心大局,彰显党建实效(作用发挥强)

(一)党建业务融合创新。建立党建与业务融合项目库,年均实施融合项目1个,其中4项获创新奖。开展“党建+”模式,创新“党建+营商环境”“党建+乡村振兴”等5种模式,带动经济指标增长15%。:开发“智慧党建”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组织生活、任务督办等全流程线上管理。

(二)品牌创建示范引领。按照“一支部一品牌”工程建设要求,培育“红色引擎”“匠心护梦”等2个特色品牌,其中1个入选上级典型案例。实施“标杆支部”创建活动,开展季度观摩评比,打造示范点5个,带动整体建设水平提升。

(三)考核评价科学化。构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用发挥、班子建设四大维度的考核模型,细化考核细则,强化考核力度。每月通报支部建设情况,设立流动红旗,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一、筑牢思想根基,把准政治方向(政治功能强)(一)理论武装系统化。建立“三学三做”常态化学习制度,通过”晨读学原文、周课学原理、月研学实践”三级联动,推动相关重要思想入脑入心。制定《学习档案》,实行“学习记录-研讨纪要-成果转化”全流程跟踪,确保政治要求转化为工作举措。每季度开展“政治体检”,通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