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检身若不及”的自觉
涵养“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检身若不及”出自《尚书·伊训》。
商朝右相伊尹告诫刚即位的帝太甲:“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意思是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反省自身要唯恐达不到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指出“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年轻干部要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要求,可谓意义深远。
为什么党员干部要涵养“检身若不及”的自觉?一般而言,人的行为受制于两种力量,一种是内心的自我约束,一种是法律、规则等的外在约束。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我约束往往比外在约束更为长久和有效。
《礼记·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个人有了自省精神,才能及时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从实践上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涵养“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才能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从而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扎实展开。
中国古代历来注重克己修身、为政以德。
古人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只有自省,方能自知、自律、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涵养“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涵养“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检身若不及”出自《尚书·伊训》。 商朝右相伊尹告诫刚即位的帝太甲:“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意思是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反省自身要唯恐达不到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指出“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年轻干部要有‘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