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驻村干部工作计划提纲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各级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乡村振兴总要求,发挥驻村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二、工作目标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健全防止返贫机制,持续关注脱贫户生产生活,增强内生动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2.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宽增收渠道,增强村集体经济。
3.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构建和谐稳定乡村。
4.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1.加强村党组织建设
协助村“两委”班子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
配合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加强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3.推进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
探索“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二)聚焦产业发展,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调研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找准适合本村的特色产业,如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引导和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3.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对接市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产业发展。
4.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
结合当地产业需求,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增收。
5.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探索资源开发、物业租赁、项目合作等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组织服务能力。
(三)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1.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打造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四)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稳定乡村社会
1.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提高自治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村民法律意识。
2.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乡风。
(五)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1.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密切关注脱贫户收入、住房、医疗、教育等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返贫风险。
2.精准落实帮扶措施
针对不同返贫风险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确保帮扶精准有效。
3.加强帮扶政策宣传
及时向脱贫户宣传各项帮扶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让脱贫户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四、保障措施
1.加强沟通协调
加强与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班子、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2.强化作风建设
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3.加强自身学习
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胜任驻村帮扶工作。
4.争取资金支持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5.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例会、信息报送、工作日志等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五、预期成效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2.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强。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4.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5.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2025年驻村干部工作计划提纲》所在栏目:总结计划 > 工作计划 > 内容摘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各级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