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层治理专题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同志们: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不仅为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擘画了总体目标与实践要求,更标志着农村基层治理由此迈入了新的篇章。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上取得的系列瞩目成就,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便逐步经历了一场由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治理模式的转变。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总体规划和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治理由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并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党建引领下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根据培训班安排,今天我围绕“党建引领 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径”为题,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的理论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建引领既是“中国之治”的核心要素,又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早在201x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时指出:“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此基础上,202x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指出:“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得到强化和巩固。”党的二十大报告更进一步强调“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党领导乡村治理”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仅是党对农村基层治理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更是新时代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农村基层治理实践而得出的重要结论。

(一)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202x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用“十三个坚持”集中概括了这一重要思想,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意味着“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领导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更肩负着新时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息息相关,并非是孤立个体,在此过程中,必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与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

同时,党管农村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优良传统和治理经验。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围绕“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制定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或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土地改革为抓手实现的几千年来最彻底的“耕者有其田”的农业革命,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破局农村改革的根本问题,抑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均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农村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和实践均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农村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是广大农民最值得信赖的政治力量。

(二)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指引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领导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好不好事关农村工作的方向、道路与保障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意味着农村基层党建也要有严的标准、严的措施。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延伸与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二者出发点相同、目标一致、逻辑统一。严的标准保障了农村基层治理在规范有序的范围内展开,严的措施赋予了农村基层治理科学的内涵。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结构性张力且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不到位,致使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着诸多困境甚至停滞不前。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使得组织自身易受到农村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如宗族势力、黑恶势力的影响,从而影响农村基层治理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纪律涣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不力,致使组织成员出现“离村化”,组织运行出现“黑恶化”“谋私化”“资本化”倾向,部分地区基层微腐败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农村基层治理的成效。因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延伸,不仅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之举,更是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的应有之义。

(三)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保障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为新时代“三农”问题锚定工作总抓手,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具体路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耦合、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由此可见,农村基层党建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乡村振兴有助于夯实并强化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根基。

同时,新时代乡村振兴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是农业发展难题。由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的自然村数量下降和农村“空心化”现象,使得农业发展出现瓶颈,农村集体资源持续衰落、不断减少,农业产业布局难以实现,进而影响基层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二是农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由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持续加剧。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比20xx年下降约3亿人,占比下降达到27.6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农村人才的流失不仅会影响农业产业发展,也会对农村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三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失灵。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悬浮化”“行政化”色彩浓厚,农村公共服务出现资源消解服务的现象,基层制度供给无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治支持。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把基层基础夯实。”只有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其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治理效能,其引领作用才能精准破局“三农”问题的核心与关键。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在全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层治理专题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同志们:“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不仅为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擘画了总体目标与实践要求,更标志着农村基层治理由此迈入了新的篇章。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上取得的系列瞩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