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财政部门紧扣“五提五先”工作目标,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要求,全市财政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1-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5.4%,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4亿元,同比增长5.2%,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六成以上。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以赴抓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一是建立月度研判机制。对地方税收、非税收入组织收入情况开展动态分析,及时研究应对措施,帮助税务部门遏制负增长趋势,确保应收尽收、应缴尽缴。1-6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x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税收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x%,非税收入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x%。二是持续加大综合治税力度。通过坚持以查促收、突出重点税源管理等手段,强化主体税种管控力度,规范非税收入征管,促进增收节支成效显现。1-6月,全市共得各项税收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其中:国税部门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x%;地税部门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x%。三是开展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压实“四方责任”,加快存量留抵退税办理进度。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完成退税额x亿元,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四是加快向上争取资金力度。今年共获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x亿元。同时深化市县联动、部门互动机制,推动资金直达使用单位、直接惠企利民。

(二)全力以赴优支出,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一是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1-6月全市民生支出达到x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x%。按轻重缓急原则安排支出,对教育、科技、农林水等基本民生投入始终保持一定强度。二是拟定《x民生实事安排方案》。计划从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入手,切实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5大类16件实事。目前16件实事已完成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三是有效破解收支难题,保障教育、科技、农林水三项法定支出正增长。1-6月,全市教育支出x亿元,同比增长x%;科学技术支出x亿元,同比增长x%;农林水支出x亿元,同比增长x%。

(三)全力以赴谋发展,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一是聚焦助企纾困,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第一时间编制《市财政局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接续措施任务清单》和《市财政局应急保供稳价专班工作制度》,不折不扣按照要求执行政策。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政策C—1和A—7项、服务业纾困政策D—3项以及社保政策等多项阶段性政策并作出延期减半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规定。1-6月,发放各类惠企资金超x亿元;减免房产税费x万元。二是积极向上沟通汇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拓展资金筹集渠道。今年1-6月共向上争取资金x亿元(其中:新增债券资金x亿元)。同时加强与省厅沟通对接,全力争取省级财政对我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202x年我市中心城区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项目获批专项债x亿;今年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场项目列入省成熟度评价试点项目之一并获批专项债x亿;会同德清县共同争取到省厅202x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中央补助资金x万元。三是转方式、调结构保重点,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会同乐清市做好202x年省级制造业转型升级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提前谋划202x年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联合宁海县科学编制202x年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扶持计划方案;继续推进“凤凰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印发《市级新兴产业培育专项实施管理办法》,明确支持方向和奖励标准;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大脑建设应用试点项目;支持智能光伏创新试点项目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财政保障支出压力加剧。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依靠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和争取上级转移支付等措施,在存量财力中消化新增支出,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债务管控风险不容忽视。政府债务已呈橙色预警,虽然可以保证债务风险可控,但是由橙色变为黄色存在很大压力。三是消化暂付款没有财力,完成上级要求压减到财政支出5%的目标困难重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优化收支管理,实现高起点统筹。一是加强财源培育,解决收入问题,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财政收入有质有量。精准谋划项目,抢抓政策机遇,争取更多资金及支持。二是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从严管理项目支出、资产、采购及机关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精准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三是加强支出管理,保持适当强度,优化结构,集中力量办大事,压减一般性支出,清理存量资金,推动财政支出有保有压。

(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产业转型,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融合,扩大新兴产业投资,做强“1+3+N”产业集群。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协同财政政策与各类政策,提升效能,加强科技投入,培育独角兽、瞪羚、哪吒等企业,争取国家和省支持,优化专精特新群体。三是集中财力,统筹财政政策资金,保障民生,推进重大项目,助推实体经济恢复。四是提高资金绩效,建立评价与预算挂钩机制,优化整合财政资金,完善项目政策,提升使用绩效。

(三)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推进高效能治理。一是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强化评审和项目库管理,提高预算编审质量。二是深入预算绩效改革,推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结果应用,提升财政重点评价质量,加强新政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三是探索财政体制改革,制定改革方案,增强市级统筹能力,激励县区,理顺市与县区政府间收入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构建合理、规范、均衡、有力的市以下财政体制。

...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市财政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财政部门紧扣“五提五先”工作目标,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要求,全市财政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1-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 5亿元,同比增长5 4%,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 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 1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 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