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工作总结
第一篇: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工作总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关键力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必须发挥好“顶梁柱”的作用。近年来,市国资委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主要做法
(一)优化布局,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市国资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加快构建全市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效率高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x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国投公司的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制定《x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x-2025年)》,细化了我市国企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举措。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先后组建了交通建设集团、能源集团、文旅集团三大市级平台公司,将相关企业纳入统一管理,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根据各企业功能定位和主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引导企业聚焦主责主业。
(二)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实施专业化战略重组。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通过资产注入、股权置换等方式,先后完成了x煤电一体化、x盐化等专业化整合,实现了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二是推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打破干部身份限制,对市属企业总经理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对其他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内部竞聘上岗;对一般员工实行社会化招聘。三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业绩管理为抓手,建立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体系。四是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制定出台《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全覆盖。五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指导企业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二、存在问题
(一)战略规划不够清晰明确。部分国有企业战略规划不够长远,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部分国有企业未对标先进企业进行科学定位和规划,战略目标不够明晰具体,自身优势和短板不明显。
(二)创新动力不足,转型升级不到位。一些国有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科技投入较少;一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一些企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力度不够大,去产能、降成本的任务仍然艰巨。
(三)人才结构不合理,市场化机制有待完善。一些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短缺;部分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不尽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国有企业尚未完全建立起以劳动合同制为核心的市场化用工制度,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一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变化,统筹谋划好全市国有资本布局调整方向和重点领域;推动煤炭、电力等优势产业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强对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加大对国防军工、基础设施、重要能源资源、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金融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度;加大对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监管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战略项目实施。三是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从管企业、管资产到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强出资人监督职能转变试点工作;探索开展以管资本为主强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完善授权放权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提高研发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科技研发项目立项论证制度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力度;建立以科技创新成果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鼓励国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并购或参股等方式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发展。
...
第二篇:202x年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一是全面达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目标。秉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先行试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进程,确保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子企业、地方一级企业及关键子企业全部转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公司的户数占比已逾97%,二级及以下企业公司制改革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持续优化制度规则体系。在公司制改革实施过程中,同步构建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制度规则体系。国务院国资委已正式出台《关于中央企业党委研究讨论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相继制定了配套文件,共同形成了“1+N”的政策制度体系。三是促进董事会规范化运作。加强对中央企业及各地国有企业董事会运作的指导,推动其制定董事会运作规程、外部董事管理规则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以明确董事会职责权限、规范决策程序和机制,从而提升董事会建设水平。目前,中央企业子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率已达99.4%。
(二)不断加强队伍人才建设。一是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坚持严格的选人用人标准,加大选拔力度,并强化考核评价机制。自202x年以来,已累计调整外部董事1719人次,占中央企业子企业外部董事总数的18.4%。同时,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探索按需委派、兼职兼聘等多元化方式,以丰富外部董事队伍的人才来源,有效缓解了部分子企业外部董事空缺的问题。二是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指导中央企业及各地国有企业普遍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已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条例进行了制定或修订,从而推动了厂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三是深化市场化用工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确保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均超过95%。同时,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对经理层成员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三)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一是宏观层面。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领域国有企业做优做强;积极推动粮食、能源资源等国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整合;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二是微观层面。指导中央企业和各地国有企业根据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和自身发展战略需要,合理调整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重点加强对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网络等关系根本和全局领域的投入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一般竞争性领域企业的退出,积极稳妥推进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向关系公共利益的公益性领域的转型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前瞻性战略性调整;引导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领域掌握更多核心技术。
...
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重点难点问题取得突破尚需加力攻坚。一是一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有企业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二是部分国有企业对标同类先进企业的效益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三是部分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四是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落地和落实力度不够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是下一步工作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改革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是一些企业在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中改组换血意愿不强、机制不灵活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部分国有企业还存在着一股独大现象。二是部分企业在推动改革政策措施落实的过程中缺乏一抓到底的狠劲韧劲,特别是在建章立制环节用力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三是社会预期与实际改革成果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是制约国企改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通过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深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确保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党组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党组织还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弘扬企业精神,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继续调整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通过资源整合和重组,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和外资,实现股权多元化。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工作总结》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第一篇: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工作总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关键力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必须发挥好“顶梁柱”的作用。近年来,市国资委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