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关于国资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县深刻把握国资国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重要战略作用,引导推动国资国企积极响应当好共同富裕主力军的号召,围绕服务帮扶消薄后进村、基础产业村、典范明星村等村集体,以“国资平台兜底消薄、国企资智助力增收、国村联手共谋共营”三种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实现增收增效。上半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6.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
一、主要做法
依托国资平台,促进后进村稳定消薄。一是优质国资置换村资。从全县8个国资产业平台中甄选出最具潜力、成长性最高、收益性最稳定的平台——工业园区绿色产业孵化园,作为长期助农平台;筛选全县195个(占比76.47%)集体产业薄弱村、经营收入不稳定村、消薄短板凸显村等作为重点匹配对象。统筹2.55亿元村级抱团资金入驻,置换了原县属国有企业持有的93.36%的股权,为稳定输血奠定基础。二是政银力量补缺村资。统筹各级消薄发展资金3.7亿元,用于发展乡村振兴项目和各村收购项目。针对村级抱团资金量大、难以短期筹集的问题,由县国资中心联合县农商银行,推出“普惠金融、国资担保、基准利率”“专项消薄贷”项目,并开通24小时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撬动银行资金4426万元,及时补足村集体收购资金缺口。三是专业运营增值村资。195个相对薄弱村筹集自有资金、移民资金、扶贫资金等资金,购买三江生态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标准厂房、物业门店等资产,采用“售后返租、委托运营”模式签订购置物业产权和委托运营协议,产生效益后每年按照出资金额5.5%的比例给予村级集体经济保底分红。
发挥国企资智,激活产业村内生动能。一是谋划团打造好基地。选派国资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经营部经理下挂,重点帮扶有产业资源、有转化路径,无启动资金、无产业项目的“两有两无”村集体,谋划建设“投入少、见效快”的特色产业基地。202x年以来,全县建成帮扶基地16个,总面积849亩。如x镇富林村原先为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在国控集团指导下,利用168万元扶贫资金,新建黑木耳“耳—稻”轮作栽培基地,202x年产值超10万元。二是智囊团催生好项目。发挥国资上级对口协作单位优势,聘请x县外智库力量,开展单产业链条做精、融产业链条延伸专项研究。如x集团与x乡12个村合资4000万元建设红高粱创服中心(村集体占股40%),专门研发高粱系列深加工延伸制品等项目,各村固定投资回报率达20%以上。三是销售团拓宽好销路。引进政采云公司建设线上乡村振兴馆x专区,拓展菌菇、高山笋干、品质茶叶等消薄产品销售渠道。截至6月底,上架产品515件,交易1141笔,金额达850万元。钱江源头核心区域村落与省金控集团合作签订“古田山”品牌消薄水项目合作协议,实现年销售额1000万元,为村集体带来增收达25万元。
...
二、主要成效
实现村集体经济积少成多。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全面带动集体经济薄弱村。采用“售后返租、委托运营”模式,累计出售86230.54平方米厂房给367个村,村年收取租金共2100余万元。在何田、桐村、杨林三个乡镇谋划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土地流转费用完成村集体消薄16万元年,光伏项目周期25年,预计可完成400万元消薄收入。上半年,x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7亿元,同比增长6.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7.1%;100%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实现乡村产业增产扩销。大力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的同时,联农带农的能力也在逐步释放。探索成立红高粱创服中心,推动全县红高粱种植面积从202x年的6个乡镇5000余亩扩大至目前12个乡镇1万余亩,带动3000多农户人均增收5500元以上。依托钱江源品牌,与马金、x等10个乡镇23个村18个种植养殖主体签订兜底收购协议,签约13644亩,涵盖蔬果粮茶产业,清水鱼养殖等,帮助农户种养增收。
...
三、经验启示
创新组织架构,着力破解平台难建问题。针对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人才、缺资金、缺平台等现状,创新成立县级、乡镇国资公司和村集体公司,统筹村级消薄发展资金,撬动“普惠金融、国资担保、基准利率”“专项消薄贷”等专项贷款,抱团入驻优质国资助农平台,解决村集体经济平台难建的问题。
强化多方合作,着力破解产业难兴问题。针对农村产业小而散、村集体垫资能力弱等问题,充分发挥国资国企优势,建立“国有企业+村集体经济实体+农户”联结机制,选派县属国企优秀人才下挂,整合农村资源,谋划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体量,并建立国资国企和乡镇捆绑考核机制,有效解决产业难兴的问题。
...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县关于国资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县深刻把握国资国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重要战略作用,引导推动国资国企积极响应当好共同富裕主力军的号召,围绕服务帮扶消薄后进村、基础产业村、典范明星村等村集体,以“国资平台兜底消薄、国企资智助力增收、国村联手共谋共营”三种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实现增收增效。上半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