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村振兴人才专班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
(一)强化乡村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农业专家进基层”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千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共开展技术指导服务12次,参加指导服务专家60余人次;举办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暨技术培训班,20余人参加培训,发放宣传材料20余份。二是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依托市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上半年共培训乡村振兴领域人才90余人次;组织我区18名具有一定种植、养殖、农村社会服务经验的一线新型职业农民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和农业农村相关业务培训。三是做好高素质农民专项培训。202x年上半年全区共开展两批培训,遴选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基层农经管理人员、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殖大户农机手等共200余人参加。
(二)强化基层综合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乡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共招录“三支一扶”人员2人,区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基层医疗岗位公开招聘1人;根据国家大学生相关医学专业直接注册乡村医生政策,在x镇辖区村卫生室注册1人;做好“名医基层工作站”满团队成员的调整工作,调整成员26名,共34名专家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实现全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持续做好“一树百获—x区医共体乡医课堂”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满足基层人员需求和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共开展5期,受众930余人。二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引育。加大农业类高级专家引进力度,大力支持x玉兔食品有限公司柔性引进日本专家获批省“海外工程师”称号,获得上级支持资金30万元。三是做好基层综合人才引育。做好202x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人选推荐工作,共推荐3名“头雁”项目人选;承办全市乡村直播电商公益培训班,近200人参加培训,切实发挥直播电商促进乡村发展的推动作用;开展养老护理员、电商直播、创业培训等,举办11班期共659人次。
(三)助推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一是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成立区逐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困难老人帮扶、困境儿童帮扶、爱心护学岗等各类公益活动90余次,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青年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持续深化校地联动。依托驻周院校“最青春”团建联盟,以全省“百万大学生进社区”试点工作为契机,组织高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打造区“联姻高校振兴乡村”工作典型。截至目前,4所高校35个院系785个团支部分别与我区6个镇(街)90余村(社区)结对,累计发动学生10000余名,开展实践活动650余次。三是聚焦人才回流。通过开展202x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学子看家乡”暨大学生“就业体验日”活动、CPR+AED救护培训公益班、职业生涯培训等多种活动,为在外x籍学子搭建与家乡常态化联系的实践桥梁。四是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举办“巾帼好品数字赋能”行动电商培训,全区女性致富带头人、有电商创业需求的女性共计160余人参加,引导妇女在新产业新业态中创业致富。五是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发展性评价改革,完善《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x-2025)》,实施区级“三名工程”建设,向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倾斜,乡村教师入选比例不少于30%;推动区域内城乡教师协同发展,全面推动“协同培育:‘1+1+N’教师培训队伍建设”实施,将x师范大学优质培训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组织百位名师“送教强基”乡村行活动,听评课人数达2500余人次,学科教研员组织研讨活动近100场,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薄弱学科的课程实施水平,推进全区教育协同发展。
(四)为乡村振兴做好服务保障。一是深化“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2人获评202x年市乡村好青年;召开“鲁担惠农贷”等金融产品及相关政策宣传推介会,为“好青年”提供资金、政策等全方面服务和保障。二是深化群众文化人才提升工程。开展区“文艺五助”进基层活动,举办多个艺术门类的免费艺术培训,开展文化大讲堂、公益培训、暑假少儿培训等多种文艺类培训,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三是加强人才政策宣传服务。面向我区重点企业征集人才需求,围绕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乡女性、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需求,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0余场,参会企业1154家次,需求人数24824人次,线上观看直播和现场求职人数95406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301人。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2024年乡村振兴人才专班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一)强化乡村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农业专家进基层”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千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共开展技术指导服务12次,参加指导服务专家60余人次;举办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暨技术培训班,20余人参加培训,发放宣传材料20余份。二是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