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县“新农人”发展情况介绍材料

一、本地区“新农人”发展的主要特色及取得的积极成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新农人”在农业产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传统农业大县,xx县把“新农人”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xx县“新农人”的发展紧紧围绕我县特色产业,按照培育典型,示范带动的思路,以龙头企业为重要带头力量,典型主体为示范样板,再通过政策扶持、补贴支持、宣传培训等方式,带动发展一批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形式的“新农人”。其中龙头企业发展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发展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其他“新农人”以发展养殖xxxx、xxxx、生猪及家禽等畜牧养殖的居多。初步形成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开发、产业大户带动的良好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有效促进了我县农民增收步伐。

截止202x年,我县共培育“新农人”龙头企业xxx家、家庭农场主xxxx名、农民专业合作社xxxx家、种植大户xx户、养殖大户xxx家。其中: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x家、省级xx家、市级xx家、县级xx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xx余人;培育发展的种植大户共计承包、租赁土地xxx万亩,盘活闲置土地xxxx亩;培养发展年出栏xxxx头的养猪场xx个,年出栏xxxx头的养猪场xx个,年出栏xxxxx头以上的养猪场x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xx个,年出栏肉牛xxx头的养殖户xxx个、xxx头以上养殖场xx个。

二、本地区“新农人”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或相关补贴

(一)支持种植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在每年度中央财政资金中重点支持土地流转、生产条件改善、农机设备购置、智能化装备应用等设备设施建设,每个家庭农场不超过xx万元。

(二)支持“新农人”产业市场发展。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开展宣传培训、信息交流、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示范奖励等工作。

(三)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将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带头人培育为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打造一支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产业振兴“头雁队伍”。每年全县组织xx名头雁到大专院校参加为期1个月的集中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学员仅自费xxxx元,其余费用由省级财政给与支持。

(四)支持各类人才加入“新农人”创业投资。鼓励引导农村大学生、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返乡投资创办家庭农场,培养更多的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家庭农场经营人员。

(五)支持“新农人”金融贷款。加大与金融、保险机构的协调力度,降低家庭农场贷款门槛,采取贷款额度授信、产品和销售合同抵押等多种形式,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

(六)支持畜牧养殖增量提质。开展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良种补贴(牧区)、良种补贴(生猪)、生猪激励奖补、畜禽蜂蚕种业提升、动物疫病防控。

(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粮油单产。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在每年度中央财政资金中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粮油单产,支持农民合作社示范推广良种良法,推广种植油菜、小麦等粮油类产物;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土壤改良、提升耕地质量;购置粮油品种适宜耕、种、防、收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装备,新建或改造机械化育秧中心、农机维修中心、农机具停放库棚、烘干等设施设备,延伸产业链条,开展产地初加工。

(八)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围绕蔬菜产业、畜牧业、渔业、农机服务类等四个类别,支持改善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能力,中央财政资金对单个主体补助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xx%,单个农民合作社补助资金不超过xx万元。

(九)开展耕耘者振兴计划培训。针对粮油类、蔬菜类、畜牧业、渔业等类型,通过线上学习相关知识,线下开展相应的技术指导及实地授课的方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开展培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技能水平。

(十)对种粮大户实施补贴。按照《xxxx年xxx种粮大户补贴实施方案》规定,在一个县(市、区)区域内小春季或大春季需达到的种粮面积:丘陵山地高原区xx亩,xx平原区xx亩,xx平原区补贴xx元/亩,丘陵山地高原区补贴xx元/亩。

三、本地区制定的扶持“新农人”发展的政策实施情况

近年来,奖补政策不断发力,实实在在增加了经营主体收入,促进各特色产业不断蓬勃发展。一是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奖补政策给农户实惠多,反响好,既支持了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又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二是进一步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在政策引导下,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园区+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进一步创新资金融合模式,用少量的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身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放大了补贴政策效应,为规模性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一)养殖业的扶持政策。出台了《xx县生猪稳产保供十条措施》、《xx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激励扶持办法》、《xx县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实行养牛贷款担保,对县域内的养牛企业(家庭农场、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贷款用于养牛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和改进生产、引进新技术、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土地长期租赁、流动资金。

(二)种植业的扶持政策。市县两级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意见》《xx市生物医药产业招大引强八条措施》《xxxx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xx县xx产业提质增效十条激励措施》《xxxxx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激励措施》《xxxxxx计划和加快xxxx全产业链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从“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科技投入、人才建设”等多环节入手,加快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为我县“新农人”发展提供强力产业支撑。

四、本地区“新农人”在带动当地农业农村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取得成功的经验

(一)“新农人”对“三农”发展起到的作用

1.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我县特色产业,按照培育典型,示范带动的思路,在家庭农场全面推广新技术、新标准,并辐射影响周边农户。鼓励推动一批有实力、有规模的家庭农场构建新设施、采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形成示范效应。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全市“2+1”xxxxx计划,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的原则,带动全县肉牛、生猪产业发展。建设以xx、xx、xx、xx为重点的肉牛规模集中育肥区;以xx、xx、xx、xx为重点的能繁母牛养殖区,辐射带动xx、xx、xx等乡镇适度规模养殖区;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建设xx、xx、xx、xx等种养循环生态养殖示范区。目前已新引进业主xx家,新开工建设肉牛养殖场xx个,建成有机肥加工厂x家,发展种养循环基地达xx万亩。201x年,我县引进xxxx集团建设生猪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已建成xxxx养猪场和xx养猪场,现xxxx养猪场和xx养猪场年出栏仔猪xxxxxx头,能繁母猪存栏xxxxx头、仔猪xxxxx头,带动周边乡镇生猪养殖大户和规模场产业发展,解决周边老百姓就业问题。

2.社会效益不断攀升。新农人通过组织村民合力创业,帮助农村解决产业规模小、力量弱、资金少等难题,促进农民增收。运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引进优良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利用电商与冷链物流,为传统农业的转型注入新动能,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生态效益显著提升。“新农人”具备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注重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推动我县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取得的经验

1.创新模式。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实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我县农户发展生产,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依托xxxx“xxxx”和“三保一补”发展模式(保底价收购、养殖保险、价格保险、销售补助)、茶叶产业专合社“131”、家庭茶场“121”、贫困户“1333”发展模式、xx“721”分红等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增强特色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激发农户的积极性,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切实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

2.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指导家庭农场应用先进适用新技术、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种养新模式,开展标准化生产。大力倡导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品牌化,指导、协助家庭农场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着力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品牌。

五、本地区在保障扶持“新农人”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困难,对此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和困难

1.我县投资环境相对滞后,资金缺乏。尽管“新农人”们有着强烈的创业意愿和发展潜力,但资金短缺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导致金融机构对农业项目的贷款审批较为谨慎,难以吸引外地资金雄厚企业入驻我县。

2.人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支撑。目前,xx县在农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新农人”在发展中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

3.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量小。现有加工包装的农产品数量占农产品年产量比重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

4.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县内农产品市场网点分散、辐射不全、经营不专、联系不紧,导致信息渠道不畅,龙头企业及特色产业发展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5.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目前我县各类农产品品牌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市场占有率较低,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需进一步提升。

6.市场风险抗击能力较弱。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受天气、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新农人”们在面对市场风险时,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经营效益不稳定。

(二)对策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新农人”快速发展壮大。落实好相关发展政策。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精心筛选有优势、有特色的“新农人”,重点扶持,在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优先享受扶持,使其快速壮大规模,占据行业市场优势。

2.加快技术创新,提升“新农人”产品生产能力。加强人才培养,积极与大专院校加强人才对接与合作,通过与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先进技术的应用和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不断创新发展体系,大力开发新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为“新农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加强人才建设,提高“新农人”专业素质水平。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新农人”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外来人才,为本地“新农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做好规划引导,改善“新农人”产业带动效益。不断明确发展方向,认真结合现有产业科学制定规划,把“新农人”发展与农业产业布局紧密联系,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稳步发展。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同时推动土地流转,加快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提高土地使用率,为“新农人”的发展建立稳固可靠的原材料基地。

5.推动产业融合,引导“新农人”多元稳定发展。鼓励“新农人”们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多元化产业,推动xx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6.强化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提升“新农人”市场竞争能力。引导“新农人”们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市场推广力度,利用电商平台等渠道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关于某县“新农人”发展情况介绍材料》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一、本地区“新农人”发展的主要特色及取得的积极成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新农人”在农业产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传统农业大县,xx县把“新农人”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xx县“新农人”的发展紧紧围绕我县特色产业,按照培育典型,示范带动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