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发挥“乡村大喇叭”独特优势,打造立体化党群教育全域矩阵

今年以来,我县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在农村地区覆盖面广、传播力强、贴近群众的独特优势,锚定“教育党员、凝聚群众、服务发展”目标,创新开展“乡村大喇叭、服务千万家”党员群众宣传教育活动,打造多渠道、多终端、全覆盖的立体化党员宣教矩阵,让党员群众足不出户便能听到党的声音,感受党的温暖。

一、突出管理规范化,让乡村喇叭全域“响起来”。一是细化管理职责。针对乡村大喇叭管理无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协同县委宣传部、县文体旅游局等6个主管单位,联合制发《关于开展“乡村大喇叭 服务千万家”党员群众宣传教育的实施方案》,围绕设备升级、内容采编、运行管护等7方面,细化明确县乡村三级责任分工40项,配套信息采编、审批播出等制度,形成职责明确、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运行机制。二是集成改造设备。按照“党政主导、部门协作、乡村实施、全面覆盖”建设思路,整合智慧广电、应急广播打造县级广电综合大平台,通过标准化升级、集成化改造,完成13个乡镇(街道)广播管理中心和162个村(社区)广播室提档升级,增设58个多模音柱和10套信息终端点位,推动全县748个乡村大喇叭联网互通,构建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分级负责的县乡村三级党员宣教矩阵。三是培育专职队伍。按照“一个独立广播室、一本播放登记台账、一套管理制度、一名专人管理”原则,结合党员设岗定责,从县融媒体中心、乡镇(街道)、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队伍中,择优选配广播管理员176名,组织开展主持播音、设备维护等技能培训3期,提升规范播报、文明播报、安全播报能力,有效保障乡村大喇叭“天天在线”,让党员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二、突出内容多元化,让党员教育形式“活起来”。一是按需收集宣发内容。坚持“党员群众需要学什么、我们就播放什么”,公开征集乡村大喇叭宣传需求清单5000余份,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党建知识、惠民政策、党纪法规等8类需求,组织46家县级部门定期收集宣传内容,“一月一征集、一季度一更新”,提升党员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确保播放内容党员群众想听、爱听、乐听。二是灵活规划播出形式。为加强特色优质内容供给,结合宣传实际,坚持县级总平台为主和乡镇及村(社区)平台为辅的原则,乡镇或村(社区)负责每周一的节目编排和播放,县总平台负责每周星期二至星期五节目编排和播放。在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冬夏分时段、每日播一次,每次半小时”要求,对每周的播放栏目进行全周期、全时段编排,形成有规律、可记忆、受众广的品牌专栏,让党员群众根据需求准时收听。三是精心打造品牌专栏。在县级平台着力提升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组织播音员以乡音土话录制宣传内容,系统开设《每日一习话》《新闻快讯》《田城晓事》等3个一级栏目,《田城先锋》《田事甜办政策通》《田间致富经》等6个特色二级子栏目,结合“万堂示范课下基层”活动,深挖革命老区红色资源,联动68名市县师资,以访谈或宣讲的形式录制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惠民便民利民政策、业务技能知识、我县本土文化故事以及党员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等特色节目。在乡镇平台举办“田城红歌”创作赛等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的声音传进党员脑海、播进群众心田。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发挥“乡村大喇叭”独特优势,打造立体化党群教育全域矩阵》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今年以来,我县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在农村地区覆盖面广、传播力强、贴近群众的独特优势,锚定“教育党员、凝聚群众、服务发展”目标,创新开展“乡村大喇叭、服务千万家”党员群众宣传教育活动,打造多渠道、多终端、全覆盖的立体化党员宣教矩阵,让党员群众足不出户便能听到党的声音,感受党的温暖。一、突出管理规范化,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