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学习传承张淑珍艰苦奋斗的精神心得体会
86岁的张淑珍是退休干部,高级农艺师,她用60多年的坚持和打拼成就了一件事“南茶北移”,让商南成为在历史上从没有过种植茶到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优质新型茶区。张淑珍先生童年充满苦难,1957年考上西北农学院,1961年毕业自愿申请去艰苦的商南。在下乡期间她看到群众生活异常艰苦,于是暗下决心要让所学使人们脱离贫困,于是开始尝试种茶。
自古教科书上阐述着我国北纬30度以上不能种茶的论断,商南地处北纬33度,张淑珍先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刚开始的4年时间接连失败。1966年她将二分茶圃就地封育,4年后迎来了小收获,至此开创了人工种茶的先河,突破了“南茶北移”的第一道关。1976年商南的茶园面积发展到27000亩,但到1978年茶园成片死亡仅剩5000亩,在群情激愤的讨伐声中,张淑珍先生无数次试验,最终发现石灰是致死茶树的元凶,她推出商南“宜茶则茶、宜林则林、茶林相伴”的结果,为以后的优质茶区奠定了基础。
在那个异常艰苦的年代,由于供销社销售不出去茶叶,张先生自行和同事在大街上销售茶叶,以获得生机。1985年她创立“商南茶叶联营公司”,出产供销一体化。从此,商南茶产业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成倍提高。1989年52岁的张淑珍先生身患癌症中晚期,经历三次化疗后回到商南她就到茶园去察看,一边化疗一边工作,最终战胜病魔。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基层干部学习传承张淑珍艰苦奋斗的精神心得体会》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86岁的张淑珍是退休干部,高级农艺师,她用60多年的坚持和打拼成就了一件事“南茶北移”,让商南成为在历史上从没有过种植茶到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优质新型茶区。张淑珍先生童年充满苦难,1957年考上西北农学院,1961年毕业自愿申请去艰苦的商南。在下乡期间她看到群众生活异常艰苦,于是暗下决心要让所学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