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不同的爱国诗篇相同的英雄精神

2025-01-06 39.01KB 4 页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不同的爱国诗篇,相同的英雄精神
不同的爱国诗篇,相同的英雄精神
摘要:基于文本的古诗词解读方法是阅读鉴赏的基础,但并非古诗
词阅读鉴赏的目的本身。初步掌握比较的思维方法是新课标“思辨性阅
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学习目标。而比较阅读不仅让教师和学生
发现古诗词的文本差异、进一步理解对应的人文主题,更重要的是由此
可以引发更多的推理、质疑、讨论、延伸、应用,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进而自主自发地发掘、欣赏、吸收、内化古诗词的文化营养。
本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深入比较辛弃疾的两首名篇《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诗人故
事、诗意载体、思想冲突等三个维度上的区别和联系,揭示了这两首诗
词在表达爱国、沙场、英雄等主题时的深层次内涵和艺术特色。通过这
种比较阅读,不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诗词的意象和修辞,还能深刻体悟
到诗词背后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价值。因此,本文认为,从诗人故事、诗
意载体、思想冲突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阅读,是探索以古诗词发展语文
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辛弃疾;稼轩词;比较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x 年版)》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立足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这一导思想强调
了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的传,更是情感度和价值的培养。在
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古诗词的教学来实现这一目标,为了一个值
探讨的题。本文以辛弃疾的两首名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探讨通过比较阅读
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路径
,从诗人故事的来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虽然不同,但都反映了辛
弃疾一生的英雄怀和国之。《破阵子》于辛弃疾南归后不
表达了他对恢复、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诗中“醉里挑灯看剑
回吹角连营”的描写,生展现了诗人渴望返战场、功立豪情
。而《永遇乐》则写于辛弃疾年,时他已退居山林,但
家大事。诗中“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感慨,表达了他对
英雄不、国事非的深切忧虑。通过对比这两首诗,学生可以更
刻地理解辛弃疾一生的理想求和现实困境,从而发他们对历史
崇敬和对国家命运的关之心。
次,从诗意载体的度分,两首诗虽然都发爱国怀的
,但在表现法上却各千秋。《破阵子》用了大量事意象,
马作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意象不仅象生,而
量感使者仿佛置身于激烈战斗之中。而《永遇乐》更多地
用了历史典故,“想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些典
不仅丰富了诗的文化内涵,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比这
两种不同的表现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意象和故的
技巧,提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党课讲稿不同的爱国诗篇相同的英雄精神.docx

共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所有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内容均由用户自行发布或自行提供,可能存在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所有人授权、或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渠道,虽严格审核把关,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因此,本网站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
分类:讲话发言 属性:4 页 大小:39.0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06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