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逻辑

2024-12-28 39.62KB 6 页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
逻辑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
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6 习近平
总书记在 202x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
结奋斗”。[2]24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
地区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逻辑关系,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
可以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一、同源的理论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发
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思想根基与理论基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自古以
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
一体的格局。这一格局不仅体现在地理空间上的统一,更体现在文化认
同上的高度一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
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些共同的文
化元素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例如,“和而不同”的哲
学思想强调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和谐共处,这与中国式现代化强调
的包容性发展相契合。同时,儒家文化的“仁爱”理念和道家文化
的“天人合一”思想,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使现
代化进程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理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
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而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生产力快速发展
基础上的现代化。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者,这
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一致。
在民族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主各民族平团结,对任形式的民族
压迫歧视,这与中国式现代化求的共同富目标相契合。过学习
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系,从而在实中更加自地推进这两
重要工作。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逻辑.docx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所有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内容均由用户自行发布或自行提供,可能存在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所有人授权、或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渠道,虽严格审核把关,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因此,本网站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
分类:讲话发言 属性:6 页 大小:39.6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2-28
/ 6
客服
关注